一场消费纠纷引发的反思:家居企业的责任边界在哪里?

2017-01-16 16:31:00  房天下   收藏  打印  字号:T|T微信分享
[提要]近期,一个家居行业知名品牌遭遇的一场消费纠纷引发了舆论热议。事情并不复杂,但颇具戏剧性。该事件发生后,不同于客观的消费者纠纷,更多的是主观的负面攻击。而由此引发的对家居业的一些思考值得人们深思。下面,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该事件的起因:

近期,一个家居行业知名品牌遭遇的一场消费纠纷引发了舆论热议。事情并不复杂,但颇具戏剧性。该事件发生后,不同于客观的消费者纠纷,更多的是主观的负面攻击。而由此引发的对家居业的一些思考值得人们深思。下面,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该事件的起因:

回顾:一场消费纠纷引发的反思

某品牌向一位上海消费者售出了包括梳妆台在内的三件家具。在送货上门经过双方验收之后,一天消费者自己在家中搬移梳妆台,导致梳妆台的抽屉跌落,抽屉面板摔坏。重新换一个抽屉面板需要一千元左右,这对于一个近万元的梳妆台来说,并不算离谱。当然争议的焦点在于责任的认定。消费者坚持认为是产品问题导致抽屉滑落并摔坏,并在电话中向售后人员爆粗口。但实际上,该产品本身有限位装置,如果不是动作过猛,轻拿轻放地话,抽屉很难滑落出来。一些媒体朋友也曾深入该企业调研过这款产品,经过实地搬运挪移,的确抽屉很难轻易滑出。

之后,事情变得颇具戏剧性。该品牌上海经销商高负责人得知此事后,出于为消费者考虑,愿意免费为消费者更换抽屉面板,并通过微信将免费更换面板事宜告诉消费者。但消费者却以开会没有看微信为由,声称没有收到信息,并迅速通过个别媒体和论坛发布了负面文章。

很多业内人士都看过这篇负面新闻,文章行文主观、倾向性严重,并存在多处专业漏洞,一看就是极为明显的负面攻击。实际上,客观的消费者纠纷报道,和主观的负面攻击新闻,只要是做媒体的,都能够很明显的分辨出来,但广大消费者用户却未必。

事后发现,这位消费者本身就是从事互联网广告行业,对于网络传播有着非常专业的技能。这算不算假公济私并不是此文想要探讨的本意,由此引发的对家居业的一些思考值得人们深思。

一、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容忍度较低

围绕着消费者的吃穿住用,我们日常要消费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,从美食、衣服、到手机家电,再到住宅汽车,以及教育旅游,当然也包括了家居用品。似乎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质量问题容忍度低,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
吃一顿饭、买一件衣服或手机,本身都属于快消品的概念,而且客单价又不高,如果有问题消费者可以毫不心疼的更换,而且消费者本身就有不断更换的意愿。而像房子、汽车这样的大宗商品,首先消费者对产品本身专业认识不够,维权根本无从下手,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。

而家居产品则不同,首先它是消费者每天都要亲密接触的,而且客单价相对较高也不会轻易更换,如果产品出现破损或质量问题,是会比较大的程度影响到消费者的感观和生活体验。因此,消费者对于家居产品特别挑剔,容忍度也低。

二、家居用品相比其他产品更容易“出问题”

在各种消费产品中,除了食物,恐怕只有家居、家具是接近原生态的产品。家居、家具大多以木材、真皮为原料,经过处理和重构,几乎原生态的呈现给用户,这也是家居产品为可贵的地方之一。而正是因为如此,在使用过程中家居也更容易受到包括环境变化、不恰当的使用方式等原因的影响,显得更容易“出问题”。

与之相对比的,无论是衣服、手机家电,手表珠宝,甚至包括大部分建材(如水管、电管、电线),则大多采用的是人工合成材料,由于不再是自然状态,本身抗损坏的能力也更强,不会像家居、家具一样显得娇嫩。

三、家居企业老板面对消费者显得相对弱势

家居类的消费者投诉屡见不鲜,其中有产品或服务的原因,有些也有消费者自身的原因,而大多数家居品牌或经销商均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方式,不希望事态进一步扩大。但无论投诉结果如何,与其他产品企业相比,家居企业面对消费者依然显得相对弱势。

拿价值几万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产品做横向对比,消费者更倾向于积极对家居企业进行投诉。汽车出问题,维权是一件极其艰辛的事,除了乖乖等着厂家召回,似乎别无他路。装修出问题,压根就找不到该找谁维权。奢侈品手表或珠宝出问题?这个一般更不会存在退换货问题,而且奢侈品企业一般都不会遵循国内相关消费者法律规定,维权更是难上天。

当然,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,而非维权本身的结果。这个积极性取决于家居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力量对比。中国家居市场上品牌众多,保守的估计也有几千个品牌活跃于市场之上。同时相对消费者而言,大多数经销商老板和部分企业老板,甚至还没有消费者掌握更大的资源、财力或社会地位。这就造成了面对家居企业老板,消费者根本没有“敬畏之心”,更容易主动出击,进行维权。反观无论是汽车还是奢侈品,品牌和消费者是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的力量博弈。

四、家居企业的责任边界在哪里?

和其他产品相比,在工厂制造完产品并送至客户家里似乎并不算终的结束。由于家居产品每天都要和用户进行无数次的亲密接触,加上家居产品天然的“娇嫩”,因此售后也成为家居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但问题是如何界定究竟是消费者的使用不当,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缺陷?

这成为诸多消费者纠纷中重要的问题。当然不能排除一些无良工厂制造的质量低劣的产品,但我们还能看到更多的由于消费者使用不当,造成家具损坏,并怒气冲冲地寻找厂家进行维权,正如本文开头所述的案例。家居企业的责任边界究竟在哪里?这是值得每一个位行业人士所思考的问题。

从生产出合格甚至高质量的产品开始,到产品送到家完成安装是否结束?如何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轻易损坏?如果出现损坏,如何便捷地界定过错责任?面对后续售后,企业应持以怎样的态度和理念?企业是否有方法能够快速解决售后问题?这都是开放性的问题。

五、理性的消费者应该是怎样的?

“顾客就是上帝”这句话并非出自西方商界,而是来源于一位日本歌手的说法。与之对应的更准确的将讲法是“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(顾客总是对的)”,这源自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马歇尔·菲尔德百货公司,该公司创始人提出了“顾客总是对的”这一崭新的营销理念,同时推出无条件退货这一方式,使其在市场上大获成功,并逐渐被服务业和商界所接受,成为20世纪主流营销理念。再经过日本歌手之口,进入国内,被翻译成“顾客就是上帝”。

然而,一味无原则的顺从消费者,凡“上帝”说的都是对的,并不是真正对消费者的尊重。买卖本质是一场交易,人与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,并不能因为谁付钱谁就是“上帝”。尊重也是相互的,企业靠产品和服务收获该有的,并不意味着必须一味满足消费者,甚至无视事实对错。

事实上,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认同“顾客总是对的”,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就曾说过用户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而大陆航空公司的传奇CEO戈登·贝休恩则规定"顾客总是对的"这个格言在大陆航空公司里不再有效,他表示,当员工和无礼的客户发生冲突时,他总是会支持自己的员工,"并不是因为你买了一张票,就有权随意侮辱我们的员工。"

理性消费 宽容待人——勇于向不合理诉求说不

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滴水不漏,一丝不苟的理想化社会里,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是背后每个人做出来的。理性的消费者能够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出发,以一种相对宽容和理解的态度以使得交易结果利益大化。凡是过分强调自身权益,甚至颠倒黑白,往往会使自己的利益收到伤害。

在餐厅里,多给服务员一个微笑;装修的时候,给工人多一些肯定;下车时,向出租车司机说一声谢谢,时刻对为自己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人抱有一颗感恩的心,才是对交易本身大的尊重,也能收获更好的结果。

家居行业曾经经历过黄金时代,造就了无数知名品牌和企业,甚至上市公司。但同样,家居行业作为为苦逼的一个行业,为消费者提供了亲密的生活用品,也为无数消费者构建了完美的家居生活。家居企业利用原始的天然材料,尽可能地以天然的用户感知制造出各式各样的家居产品,用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市场上恪尽职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。这是一个值得消费者尊敬的行业。

无论我们经历了怎样的坎坷与纠纷,我想每一个家居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和荣耀,更无需妄自菲薄。制造精良的产品,提供优质的服务,同时也要勇于向不合理诉求说不,将家居作为自己奋力追求的美好事业,也让家居业成为受到消费者和社会尊敬的事业,向每一位家居人致敬!

 

房产资讯排行榜
装修设计排行榜装修公司排行榜
装修论坛排行榜更多>>
热门百科词条
免责声明:

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,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
[装修家居]